首页 关注 > 内容页

王安石两次拜相,两次执行变法,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?

时间 : 2023-08-19 09:39:56 来源:腾讯网
x

王安石两次拜相,两次执行变法,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?

说起王安石,人们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幻化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,那就是后世贴给他的标签: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改革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词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著作有《临川先生文集》。

王安石是北宋风云人物,他主持的变法被载入史册,成为中学历史课本上北宋篇章中的重要一环,莘莘学子也从这一章节初步知道了“王安石变法”这一历史名词的历史含义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而王安石的文章,也是莘莘学子心中的既爱又怕,爱是因为王安石的文章纵横捭阖,别致又清新,读来如沐春风,怕是因为王安石的文章是必背课文。

王安石的短文、小品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如《伤仲永》《答司马谏议书》《读孟尝君传》等,往往一笔切中要害,让人无反驳的余地。学生也由此知道王安石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这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词常识。

王安石的文章政论文居多,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文章处处透露出“务为有补于世”的实用主义理念即使在他的游记中也有浓重的议论成分,脍炙人口的《游褒禅山记》就属于此类。

王安石的诗词,或许是学生时代中接触最早的,《泊船瓜洲》《书湖阴先生壁二首》早已入选小学语文部编教材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这生机盎然又意味深远的诗句就出自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一诗。

据说,王安石最初写的是“春风又到江南岸”,但他总觉得“到”字无法表达出春回大地的意境,又改为“过”字、“入”字,但他始终感觉词不达意,始终差那么一点点意境和火候。

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推敲修改,最后确定为“绿”字,一下子就把春回江南的意境表达出来了,这种千锤百炼的写作的风格在他的文章中也处处体现。

王安石的诗风遒劲清新,立意超卓,他喜欢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,如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,磊落坦荡的苍松,耿耿直节的劲竹等。
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这是王安石的《梅花》诗中的名句,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,冲破严寒静静开放,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,这首诗写的是绝世之梅,也暗喻绝世之人。

如果说,梅花诗有段位的话,那王安石的《梅花》一定是王者。

王安石,是中国文学史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坐标位置的名字,是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节点。王安石一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,除了他的文学诗词成就外,还有由他发起并主持的那场影响了北宋走向的熙宁变法。

那么,王安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?在那场风起云涌的变法中,王安石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?要揭开这些迷雾,一切都还得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际遇说起。

王安石其人

宋真宗元年(公元1021年),王安石出生在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一个世代为儒的书香门第。

王安石的父亲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,小时候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。王安石少年时期就爱读书学习,记忆力特别好,写作更是精彩,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学才华。

《宋史》中对少年时期的王安石的评价是:“安石少好读书,一过目终身不忘。其属文动笔如飞,初若不经意,既成,见者皆服其精妙”

王安石跟随父亲历经南北的经历,让他亲眼目睹了“民劳财匮”的民生和社会现状,也对民生问题有了更深体会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为王安石的心头埋下了一颗改革的种子,所以他后来才那样义无反顾地大力推行改革。

宋仁宗庆历二年(公元1042年),二十一岁的王安石考取了进士,到淮南出任判官。任满后,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升迁机会,调为鄞县知县。

不管在哪儿,王安石都是兴修水利、扩办学校,发展农业,做了很多务实为民的工作。鄞县任职之后,王安石又辗转到舒州、常州任职,他在基层任职长达十七年之久。

期间王安石体察民情,对宋朝开国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。宋仁宗嘉祐四年(公元1059年),王安石在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的任上被召回京述职,给宋仁宗呈交了一封《言事书》。

这篇文章是一篇政论文,文章有九千多字,也称“万言书”,内容是在地方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,以及关于朝政的深思熟虑的意见看法,还有王安石的施政纲领。

宋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的建议,但这篇《言事书》在朝廷大臣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这为十年之后的变法赢得了一些主动,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舆论阵地。

其实,这篇《言事书》是王安石在基层工作时规国家未来总体规划的集大成理论著作,其中很多理论相当成熟,因为十年之后的变法主张大多源于这篇《言事书》,以至于《宋史》中也如是记录了这一事件:“后(王)安石当国,其所措注,大抵皆祖其书。

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,宋英宗继位。治平四年(公元1067年),宋英宗去世。同年王安石的母亲病逝,王安石回家服孝,并继续在地方任职。

宋英宗在位的四年里,王安石在舒州任职,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,但王安石都拒绝了这些升迁的机会。

王安石认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,势必会遭遇重重阻力,那么赴京任职就不会有所作为,还不如在基层继续任职,这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学抱负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实事,基层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。

变法伊始,王安石锐意进取

公元1067年,宋神宗赵顼即位。赵顼在儿时就久慕王安石之名,而且对百姓疾苦非常同情。

宋神宗继位之初,锐意进取、励精图治,想通过一番作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。

君臣想法不谋而合,神宗即位后立即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,马上又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。从此,君臣促膝长谈,商讨国家大事,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。

熙宁元年(1068年)四月,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,又召见王安石。

王安石提出“治国之道,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”,宋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,要求其竭尽全力完成这一任务。

此时的王安石信心百倍,这一时期的心境与决心,在他写的《登飞来峰》一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:
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
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
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仕途抱负而勇往直前、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。诗的第一句,诗人用“千寻”这一夸张的词语,借写峰上古塔之高,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。

诗的第二句,巧妙地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,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、胸怀改革大志、对前途充满信心,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。

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,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。

古人常有浮云蔽日、邪臣蔽贤的忧虑,而诗人却加上“不畏”二字。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上高瞻远瞩,不畏重重险阻的勇气和决心。

王安石随后写成了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,呈交给宋神宗。

该文详细阐释了宋朝自开国以来一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,文章针砭时弊,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各种社会问题,认为“大有为之时,正在今日”。

王安石的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一文,无疑给宋神宗打了一剂强心针,让宋神宗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。

宋神宗熙宁二年(公元1069年)二月,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(副宰相),并设立变法机构“制置三司条理司”,这一机构是专门用来制定和颁布新法的。

制置三司条理司的设立宣示着变法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
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条例法规立即颁布,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以“理财”和“整军”为中心。

“理财”方面的有青苗法、市易法、免役法、方田均税法、农田水利法;“整军”也就是强兵,这方面的法规有置将法、保甲法、保马法。

王安石任命了许多支持他的人参与到变法的行动中去。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,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。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。

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,变法一开始,反对的声音很大,尤其是遇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抵触。在这种情况下,王安石与反对派展开激烈的辩论。

不管是面对面的激烈辩论,亦或是书信方式的辩论,王安石都将变法的思想、宗旨和目的表达得非常清楚。

王安石在与反对变法的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,以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作为武器,有力地回击了反对的声音。

变法初始阶段,宋神宗是王安石最大的支持者。

但凡以言论侮辱王安石或者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的人、对变法持有反对意见的人,也被宋神宗罢免或贬谪,这是对变法得以顺利推行、得以有力贯彻的鼎力支持。

变法进行,暗流涌动

宋神宗熙宁三年,酝酿已久的变法如火如荼地展开。这一年二月,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。三月,大臣孙觉、吕公著、张戬、程颐、李常等强烈反对新法。

王安石作为变法的领军人物,这个时候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,与反对变法的人针锋相对,交锋也越来越激烈,越来越白热化。司马光是强烈反对变法的人,也是反对变法的领军人物。

王安石是变法的第一执行者, 而司马光则是反对派中的代表人物,历史将他们推向了风口浪尖,他们在变法问题上的辩论也日趋白热化。

司马光认为没有必要实行新法,遵循旧法、开源节流就行了。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与司马光截然相反,王安石的变法思想是“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事,用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”。

为此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,在《与王介甫书》中,司马光列举了变法的弊端,强烈要求王安石遵循旧制,废弃新法,并对变法加以诋毁和攻击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王安石以回信的方式向司马光详细阐述了变法的宗旨和决心,这封书信就是前文提到的《答司马谏议书》。

在信中,王安石言辞犀利、针锋相对地驳斥了司马光对变法的诬蔑和人身攻击,尤其对司马光所说的“侵官、生事、征利、拒谏、怨谤”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。

王安石措辞强硬地批评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变法的人因循守旧,固步自封,同时也表明变法的决心。

王安石和司马光围绕变法展开了激烈的交锋,司马光收到回信后,立即给宋神宗上书《弹奏王安石表》,一来弹劾王安石,二来反对变法。

在《弹奏王安石表》中,司马光义愤填膺地说道:“臣之与安石,犹冰炭不可共器,若寒暑不可同时。”由此可见这次变法的反对声音有多强烈,阻力 有多大。

王安石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,用以表明变法的目的,这篇文章就是《答曾公立书》,也是一封书信。

在这封信件中,王安石从正面详细阐明了青苗法对政府财政来源的重要性、必要性,也是对青苗法的有力宣传。

其实,青苗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。青苗法之前,农民在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,向富人借钱借粮,并支付一定的利息,秋季庄稼丰收之后,就还回去。

而青苗法是要把农民向富人借钱借粮改为农民向官府借钱借粮,而且收取的利息低很多,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,利息可以推到下一年。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。

关于“理财”,也就是如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,王安石是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的。

在宋仁宗嘉祐五年(公元1060年),他在文章《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》中就提出了理财制度和用人制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。

宋神宗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,是变法极其重要的一年。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废除了以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,代之以《春秋》《三传》和明经取士。

王安石主张文章要实用,他提出“务为有补于世”的文学创作观点,也就是文章要为社会服务,不以卖弄文采为主,而要有实用性。

其实,他的这一思想在宋仁宗嘉祐四年就已经形成,文章《兴贤》说的就是选取人才的重要性,而在文章《取才》中这种观点就更加明显。该文提出文章要“适用”和科举制度改革的主张,而且认为录取人才不应有年龄的限制。

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始终是围绕着“富国”“强兵”“取才”的最终目的而展开的,在熙宁五年与熙宁六年,虽然反对变法的声浪依旧很高,阻力依旧很大,但是变法持续进行着。

王安石罢相,变法遇挫

熙宁七年(公元1074年),变法遭遇了重大的挫折。这一年春天天气大旱,导致粮食减产,庄稼歉收,饥民流离失所,这时监安上门郑侠绘制了一幅《流民图》上呈给宋神宗。

图中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,郑侠借机论述新法的诸多错误和过失。宋神宗也对变法产生了动摇,反对变法的人也力谏罢免王安石。两宫太后在神宗面前哭诉“王安石乱天下”。

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得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也产生了怀疑和动摇,不得已之下,宋神宗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。

王安石回到了江宁府,但是变法并没有停止,王安石的继任者韩绛和吕惠卿继续执行变法。吕惠卿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,变法的坚定支持者,可他却是一个忘恩无义之人。

王安石罢相后,吕惠卿独揽朝政,为防止王安石再度回朝,借机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,企图彻底清算王安石。

韩绛得知吕惠卿的险恶用心之后,将此事秘密汇报给宋神宗,宋神宗则立即召回王安石,继续让王安石主持朝政。

宋神宗熙宁八年(公元1075年)二月,王安石再度拜相,继续推行变法,但是这一次的变法过程却是举步维艰。

一是支持变法的人越来越少,连宋神宗也产生了摇摆不定的态度;二是变法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,一些新的法规没有得到有力地执行和贯彻,反而出现了负面的效果;三是来自反对派愈演愈烈地阻挠和抗议。

熙宁九年(1076年),变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,加之爱子王雱病逝,王安石便辞去了宰相职务,退居江宁(今江苏省南京市),不再过问朝政。

在隐退江宁期间,王安石的心境渐渐平淡下来,从此不再过问朝政,从夙夜兴工、宵衣旰食的繁忙工作逐渐过渡到远离仕途的闲居生活与日常中来。

在江宁期间,王安石选择居住在江宁城与钟山间的一处住宅,并取名为“半山园”,距半山园不远的钟山定林寺昭文斋是他日常下榻的别馆,他时时在那儿读书、著书、接待客人,也经常到附近的山林溪壑间登览野游。

远离仕途的生活令王安石很惬意。无官一身轻的王安石读书写作之余,便到附近的钟山散步,他还蓄养着一头小毛驴,每每登山,遇山路崎岖之时,他便骑在小毛驴背上,一付优哉游哉、寄情山水的闲适与自在的境界。

正所谓经历过繁华,耐得住寂寞。在此后的十年里,王安石在江宁一心著书立说、钻研学问,偶尔也会游赏江宁风景名胜。公元1086年四月,六十六岁的王安石病逝于江宁。

在王安石去世的前一年,也就是公元1085年,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去世,新法被继任者宋哲宗全面废除,这宣告着持续了十五年的并由王安石主导的变法落下了帷幕。

小话诗词

或许是王安石的思想太超前,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变法的真正内涵。这种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一直延续到清朝。

连同样是“戊戌变法”支持者的光绪在《宋神宗》诗中也是否定的:神宗本是英明主,安石原非侧媚臣。可惜有才偏执拗,终教新法病斯民。

《宋史》中有一段记载王安石的话语:“安石性强忮,遇事无可否,自信所见,执意不回。”王安石的性格铸就了他的行事风格,变法中他固执己见。对于反对变法的人,他是不能包容的,也是毫不容情的。

但是,随着当代学者们对王安石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和宋代史料、文献、典籍的深入解读和研究,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解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,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,这是与时俱进的,这也是文化历史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非常显著的成就。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