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甘肃省兰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坚持法治先行、保障同步,制定实施50多项配套制度,统筹推进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普法工作,凝聚起法治保障经济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合力,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兰州。
用法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
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“强省会”行动、推动“三抓三促”行动的重要举措,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实施方案,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年和“护航非公·送法进企”等活动,全力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,政府各类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,为厚植发展潜力创造公正舒心的法治环境。建立兰州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院、知识产权仲裁院,推进行政柔性执法提质扩面,深入开展“清理积案年”行动,为激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执法司法环境。编印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手册,培养法律明白人6.4万余名,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339户,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152个,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底色。
用法治激活区域高水平交流
立足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健全“河长+检察长+警长”联动机制,创新实践“刑事打击+公益诉讼+警示教育+生态修复”四位一体模式,与沿黄6个省会城市实现商事登记“跨省通办”,签订社区矫正协同执法和检察监督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,用法治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筹建“一带一路”兰州国际仲裁院,为开放发展提供法治护航。在庆阳市环县、华池县,临夏州临夏市等6个县区设立公证业务服务中心,办理各类公证1300余件,促进优质公证资源均衡覆盖。
用法治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
坚持把提升城市品质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立法重点,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切实用良法促发展保善治。探索全过程民主立法新模式,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0个,成立74人立法专家库,使立法更好反映人民意愿。结合主动创稳,打造出到底到边、协同高效的“一中心三平台多阵地”小兰善治体系,有效解决了诉求表达不畅、治理资源不聚、工作合力不强、矛盾化解不细等治理难题,探索了一条寓治理于服务、化被动为主动的创稳新路子。
用法治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
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确定并推动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46项,开展“法律援助惠民生”“法治体检”等活动,持续推出户籍、交管、出入境、法律援助、司法救助等领域30余项便民利民新措施,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、群众关心的法治问题。扎实开展“法律八进”活动,打造“黄河法治文化带”,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400余个,依托“地铁专列”“小兰说法”“法润黄河少年”等平台开展普法宣传15万余场次,编发宣传资料30余万份,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提升。打造“一站式”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,开通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,建成覆盖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的公法服务体系,“一村(居)一法律顾问”全面落实,打通了法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兰州市司法局供稿)